引言:探究傳統建筑行業民營企業的新型發展道路,剖析價值創造與滿意服務的深層關系,為讀者從另一角度描述出五洲管理快速發展的軌跡。今日,《中國建設報》特約記者龔后雨來到五洲公司總部,專訪了執行總經理董永賢,并撰文如下。
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建筑服務的新型企業,經過十余年磨礪前行,浙江五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五洲管理)已經成長為業內為數不多的資質全、實力強、服務廣、創新多的綜合性工程項目管理品牌服務商。執行總經理董永賢介紹說,五洲管理目前具有包括綜合監理資質、建筑設計甲級、造價咨詢甲級、招標代理甲級、政府采購甲級等20多項甲級資質,擁有建筑設計院、醫院管理公司、招標代理公司、造價咨詢公司等多家專業公司以及綠色建筑研究中心、學校建筑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,并連續多年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國監理企業綜合排名中位列前十。
客戶需求, 價值導向
董永賢告訴記者,五洲管理創業團隊曾從事過施工行業并獲得魯班獎,因此他們深知客戶對建設工程不同階段的真實需求,也始終堅信唯有實現客戶滿意,才能體現服務價值,而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將會成為行業未來的主流。因此,五洲管理創立之初,即確定了以延伸傳統單一專業服務、打造全過程產品與服務能力的發展目標。為實現這一目標,五洲管理按照建設工程全過程所涉專業要求,通過申報、收購、兼并、重組等多種形式,逐步建立起目前全專業甲級的系統、完備資質體系以及圍繞這一體系所匹配的產品、人才、服務、管控體系。
五洲管理除設計、監理、代建三大核心業務和咨詢、招標、造價三大基礎業務以及綠色、醫院、學校三大特色業務外,還根據客戶需要提供量身定制、按需組合的服務。如在臺州王林洋安置小區項目中,五洲管理首次實現了設計、監理、項目管理和投資監理“四位一體” 的整合服務,他們通過限額設計等創新手段,創造了區域范圍內同類項目單方造價新低。此外,在“1+X”主業加多元業務的探索過程中,五洲管理也積累了大量的管監合一、監理延伸等各類按需組合的業務模式。
董永賢介紹,五洲管理的發展歷程與業務布局,建立在相對超前掌握市場需求、客戶需要的基礎之上,事實也證明了這與住房城鄉建設部所倡導的“全鏈條高站位”思路不謀而合。因此,公司在創業以來,贏得了不少市場與客戶的認可,實現了相對快速的發展。據悉,五洲管理2008年時全公司不足200名職工,年合同額5000多萬元;而到了2014年,職工數已經超過1300人,年合同額逾6億元。
一招鮮,吃遍天
五洲管理的發展歷程,就是一個“以專業化精確細分市場,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,繼而引領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”的過程。
醫院工程管理作為五洲管理的拳頭產品,經過多年精心打造,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。目前,五洲管理在全國范圍內服務各類綜合醫院、專業醫院、醫療產業園等項目近80家,累計建筑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,總投資額近300億元。內蒙古鄂爾多斯醫院、河北邢臺三院、安徽安醫大附屬醫院、福建福鼎醫院等項目成為五洲管理率先打開各省市場的有力武器,彰顯了專業化助力區域化的巨大優勢。
此外,五洲管理還以設計院為主體,以校園建設研究為載體,在較短時間內,累計參與設計、代建、監理的院校項目達30余個,成為浙江大學、杭州師范大學等知名院校的綜合服務商,初步形成了規模效應,使學校工程管理成為五洲管理的第二大特色產品。
除了對專業領域的執著追求,五洲管理還在社會責任的擔當和行業趨勢的推動上也頗有特色。2009年,五洲管理在業內率先成立了“綠色建筑研究中心”,以公益心態推動綠色建筑普及,并持之以恒。他們參與綠色建筑行業相關標準的編制,完成綠色建筑星級認證項目數十個,累計服務綠色建筑項目達100多個,僅在浙江省內,他們就承接了約60%的綠色建筑咨詢業務,實現了塑造企業形象、搶占市場份額的雙贏。
創業創新, 見未來
五洲管理董事長蔣廷令表示,在全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,五洲管理布局多年的全專業產品正將發力。公司將聯動監理、設計、代建三大傳統主業,實現監理轉型項目管理、設計轉型工程總承包,而代建優勢將有效助力前兩大主業轉型,成為今后PMC、EPC業務的主體。
據悉,五洲管理正積極響應國家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的號召,一方面積極培育“雙創”土壤,打造科學完善的服務體系,一方面創新發展思路、商業模式,依托“互聯網+” 整合人才資源、行業數據資源,搭建一個更大更強的資源平臺,尋找更多更廣的發展機會。
蔣廷令董事長表示, 隨著“供給側” 改革成為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新符號,五洲管理必將不斷做精、做專、做細傳統業務,鞏固傳統優勢,實現五洲管理發展從“量”的積累向“質”的提升轉型。
《中國建設報》第6615期